4001-608-602

新闻中心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
中国制造2025,未来10年制造业投资机会
2015年国务院发布《中国制造2025》,文件开篇名义: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,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。充分说明了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,对中国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。

 

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比重约36.9%,从业人口大约1亿,对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贡献巨大;同时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根基,创造了大量衍生的工作机会。美日欧的发展历程也告诉我们,没有强大的制造业,就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话语权。

 

现在基本每个企业家都在说转型,但是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,制造业的转型是制造业内核的延伸,是在其熟悉的领域和轨道上的创新和延伸,转型,不是转行。

 

 


 

1

 
 
 

 

制造业+是制造大国向强国升级的重要方式

 

首先用三句话表达目前国内制造业的看法。

 

第一,“制造强则中国强”。2015年国务院发布《中国制造2025》,文件开篇名义: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,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。充分说明了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,对中国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。

 

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比重约36.9%,从业人口大约1亿,对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贡献巨大;同时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根基,创造了大量衍生的工作机会。美日欧的发展历程也告诉我们,没有强大的制造业,就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话语权。

 

第二,“大而不强思变革”。中国制造业目前的现状是制造业2.0、制造业3.0、制造业4.0并存,但是从现状看,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在2.0的电气时代停留,新型制造业3.0提升,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正在向4.0进发。

 

第三句,“基础具备加速行”。中国拥有全球较为完备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工人,拥有世界上较为聪慧的企业家,不论是商业智慧、创新的精神、勇于学习的动力还是为实现目标坚定的决心,中国企业家都走在了世界的前端。

 

奔驰动力总成全球销售负责人亚历山大先生,他提到中德制造的区别,有一点让人印象深刻。他说,德国制造还在花大量的精力在研究系统和流程的时候,中国企业已经在积极地因地制宜,大胆实验,并在实验中纠错,这一点值得敬佩。未来中国制造,一定潜力无限。

 

同时我们也看到,中国已完成引进、吸收、再创造的过程,成为全球较大的专利申请国,整体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不断的提升,进入了以原创为主要驱动的发展阶段。亿万人口的广袤市场,完整的产业配套条件,以及不断崛起勇于创新的创业者和开拓者,中国已经具备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基础。

 

那么,未来对于中国制造业该如何提升呢?

 

制造业+是制造大国向强国升级的重要方式。新经济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目前比重还比较小,制造业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。“制造业”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从分析问题和加入要素出发,缺什么补什么,让“制造业+”成为由大到强的推动力。

 

这其中不仅包括加互联网的融合,还要加上技术的创新、机制的变革、跨界的融合,我们会在制造业+的过程中为企业提供资本支持。

 

2

 
 
 

 

未来十年是制造业+的投资窗口期

 

从政策面看,打造自主制造业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,《中国制造2025》用“立国之本”“兴国之器”“强国之基”等来强调了制造业的作用,明确通过政府引导、整合资源的方式,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、智能制造、工业强基、绿色制造、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,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,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。



 

从资金面看,去年以来“一行三会”政策频出,防风险去杠杆,提升直接投资在融资中所占的比例,引导资本脱虚就实。IPO加速的条件下,一大批科技型、创新型制造业企业顺利过会,也会刺激市场投资积极拥抱实体经济,助力制造业转型。

 

从产业面来看,中国制造业本身已经暗潮涌动,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

那么怎么去选择一个好的投资标的呢?见微知著,我们总结了四个维度来衡量一个企业制造水平的高低:

 

一是从员工收入看制造,人均收入很低的制造企业很难产出伟大的产品;

 

二是从合作伙伴看制造,供应商是谁,使用产品的客户是谁,上下游客户是否合适,都可以反映这家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。我们投资的力星钢球,服务的客户包括了全球的汽车制造商,从一颗小小的钢球就能体现制造水平;

 

三是从工厂管理看制造,主要是看工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;

 

四是从员工面貌看制造,好的企业是能够“闻”出来的,员工的工作状态、精神面貌是能看出来的。

 

 

 

3

 
 
 

 

制造业投资的七个机会窗口

 

我们常说,投资就是投未来,在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,我们将关注未来十年制造业投资的七个机会窗口。   

 

首先,不仅要关注产品制造,更要关注生产产品的生产线和设备;

 

其次,高成本的劳动力未必能生产高品质的产品,机器人取代人不可逆转;

 

第三,信息化、互联网高度融合的投资机会;

 

第四,柔性制造,C端需求倒逼B端制造能力的提升,让制造端更接近市场,更感知消费;

 

第五,生产产品的生产型公司向创造持续服务的生产型公司转变,从一次销售产品变成持续收费的服务企业;

 

第六,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现实世界面对无数个虚拟世界。要密切关注智能化的一切技术、产品、应用场景,关注智能服务,尤其是数据采集分析、智能远程监控、测试、智能服务平台等方面的机会;

 

然后,关注云制造、3D打印、供应链金融的机会。

 

很多企业家说,前景很美好,但现实很煎熬。但是,制造业越是难熬的时候,具有创新的制造是越有可能诞生伟大的企业家和企业的机会。

 

 

 

4

 
 
 

 

“务实”和“创新”是企业主要的基因

 

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,建议企业家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秉持“务实”和“创新”的品质,不要被市场的浮躁所干扰。现在基本每个企业家都在说转型,但是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,制造业的转型是制造业内核的延伸,是在其熟悉的领域和轨道上的创新和延伸,转型,不是转行。

 

然后,企业家需要坚守商业的本质,工匠精神、工程师思维、产品态度和客户满意度是经营企业基本的道理。

 

同时,“实”字是企业主要的基因。与其参加天价的老总培训班,不如务实、踏实、求实地走进工厂、走进生产线、走进实验室,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

 

5

 
 
 

 

资本+产业携手,共赴2025之约

 

未来十年,智能制造一定会将像电和互联网一样进入每一个制造领域,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世界。

 

有资本的助推,有脱虚向实的全社会共识,有2025中国制造纲要的指引,更有中国人的聪明、勤奋和追求创新的实干精神,中国制造从大国向强国转型升级的过程中,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全球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好的企业家队伍!让我们拭目以待!

 

 

文章来源:THINKTANK新智囊



关注翔正

首页|关于翔正|资讯中心|标杆参访|海外研修|考察回顾|联系我们
取经问道·智造标杆|宁振波·总裁班|日本考察|德国考察|美国考察|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暨智能制造|更多
Copyright 2015 © 翔正国际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by 翔正(北京)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07602号-3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T2座11C5 电话:010-82435303 邮箱:wg@sageeducation.com.cn
本网页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及内容,均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。若有涉及相关内容出处等版权问题,可联系我处进行删除。